海淘科技讲讲新媒体事件营销的那些事儿吧!
去年,北京一甜品店邀请数十名外籍男子扮演“斯巴达勇士”街头开展商业宣传活动,对周边秩序造成影响。民警劝阻无效后,采取措施恢复现场秩序。“300勇士事件出的这个【意外】至少值个几百万,一个非常普通的LOW营销瞬间就爆炸了,几乎满足了策划们对于事件营销结果的所有幻想。我来策划也没办法做得更好了,我既没有办法提前就与民警们串通好了共同合作,也更不会蠢到故意提前策划避开他们,就是命啊,天上掉馅饼,跟策划没太大关系。
8月4日,聚美优品CEO陈欧与微博大V留一手上演撕逼大战。“这个事件甚至连谁输谁赢都说不上,只能说是场很没意思的炒作:话题老套、运作逻辑老套,撕逼的时候还都客客气气的,最关键的是两方人物都已经过气了,这怎么可能会火?网友们对于过气网红的宽容度甚至比新段子手还要低,更不要提早被扒了个干净的陈欧。他们最大的错误是把现在的网民当成了两年前的网民,觉得人家就算不喜欢你,至少也能骂骂你,就算没有美誉度,至少还能来点曝光量。但实际上根本没有——是什么都没有的那种没有……俩人自己HIGH了半天,花了钱又做榜又水军的,最后除了几个做传播的同行还帮着复复盘,网民谁还记得这破事儿?
这就是愈发成熟的社会化营销的真实写照,行就是100,不行就是0,很真实,也很残忍”,国徽老师这样总结到。
陈欧微博骂战
留几手微博骂战
目前很多公众号都在一窝蜂的搭乘热门事件,比如前阵子的Kepler-452b星球,最近的“国民男友”宁泽涛,“其实有两大用处呢,第一大用处就是招人烦,非常非常的招人烦;第二大用处比较正面,就是可以用它向领导和客户表功用……
这种所谓的‘借势营销’玩法实在太老了,杜蕾斯四五年前就在这么玩。到现在世界杯都轮回一圈半了,很多品牌才刚开始学着做,就好像周星驰1991年电影里的段子2007年被抄袭上了春晚,除了觉得愚蠢,很难让人有其他想法。
况且抛开玩法不提,这种借势营销要做出“精品”实际上难度非常大,其中最关键元素就是自身品牌性质的局限。
——你知不知道自己品牌究竟是干嘛的?它和你想借势的事件有什么关系吗?
——没有。
——那你硬着头皮做出来的文案能看吗??
比如在这次神州UBER事件中,搜狗的营销就做的不错,关键在于人家出的东西和自己品牌是匹配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运营同学有几个不是做所谓借势营销已经做恶心了的?但是没办法,客户喜欢,领导喜欢,你就得做。做完了还得忍着恶心给领导或者客户发条微信:‘领导您看,我又跟了个热点!’做运营和传播说白了还是商业,恶心自己感动客户是不变的宗旨。比这更恶心的营销我也咬着牙玩儿过了……不说了,都是眼泪。
斯巴达事件
当下新媒体时代,新媒体营销不应该只是临时性的战术,需要做成持久战,那么新媒体事件营销呢?“为什么要做成持久战?事件营销本来就是社会化营销中的点状玩儿法,是整体营销策略中的补充,应该为整体营销策略服务。打的就是短平快,就是瞬间爆炸。通过它吸引关注后,你要如何运营这些吸引来的注意力才是整体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。”
在现在互联网的时代,中小企业都比较疑惑于到底怎样利用新媒体事件营销来,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。国徽老师对鹿透社这样说到:“一定要明白,事件营销的目的就是品牌曝光和吸引聚焦,有人关注以后,你再把产品掏出来卖。别老想着在事件营销时候就把痛点痒点卖点揉进去,那事件营销的事儿八成也就做砸了。所以事件营销应该是一种手段,千万别把它当成目的。”
要做好新媒体事件营销,“耐心”和“诚意”是关键。“耐心的意思就是要沉得住气——借势营销必须要等,等到一个真正适合你的话题再去做。但等待话题期间却也不能松懈,因为机会都是稍纵即逝,等别的品牌都跟过一轮风了,你再上,就差点意思了。不过现在的大多数甲方都不太能理解这事儿,觉得有热点就要跟啊。乙方就只好跟啊,然后就出了大家眼前的一大堆烂跟风。诚意就是别光想着抖机灵,网民比你要机灵得多——认认真真做策划,多设想几种情况,提前制定预案;不管是创意还是内容,能原创的就尽量少抄。
“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有人觉得新媒体营销是四两拨千斤的事儿,想花小钱甚至不花钱就做点大事儿出来。这不是做梦吗?你在传统媒体上做公关传播或者广告,再怎么不成功顶多也就是评价负面,但是曝光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。在新媒体基本就是赌博,做成了就成了,做不成根本连个水花都看不到——成功率真的很低。所以你看微信的广告推送为啥每次推都这么火…这就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做传统广告的事儿,微信比谁看的都明白。
所以想做新媒体事件营销,你除了乐观以外,还得做好火不了的准备,有个PlanB。在营销内容没法引起网友聚焦的时候,马上改变战术,把大型营销做成传播,将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内。还有就是准备好银子,钱花到位了,事儿有可能成,钱没花到位,事儿一定办不成。”
“最后补充一句,像天津爆炸这样的灾难性事件,任何虚情假意跟进的借势营销都是极其XX的行为。”
新媒体事件营销,你了解了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