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海淘科技官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平面活动官网
微信

网络传播媒介服务提供商

热线电话

021-62677988

海淘新闻
首页 > 新闻列表 > 「用户体验设计」获取用户权限的正确方式

「用户体验设计」获取用户权限的正确方式

发布时间: 2016-08-04 10:39

不喜欢隐私被随意窥探,海淘科技告诉您获取用户权限的正确方式:

你知道吗?平均每个应用在安装3天内就会流失80%的活跃用户。多数人下载一个应用,打开一次,然后就卸载了。这是因为用户尝试许多应用,在接下来几天内决定要卸载其中哪些。

是应用品质低劣导致用户这样的行为吗?不尽然,但一款应用的首次交互,在树立整体印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(无论印象好与坏)。用户打开一款新应用时,最不想看到的,就是一大串弹框请求获取权限。

应用想要获取您的位置

应用想要获取您的联系人

应用想要获取您的相机权限

这种操作在用户体验上会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,往往导致应用被抛弃。应用要在索要权限之前与用户沟通,这样才能使用户保持投入。本文可以帮助你避开索取权限时的常见陷阱,让你步入正轨。

建立一套策略

说到请求权限,最糟糕的就是在没有任何通知与解释的情况下,用权限请求对用户狂轰滥炸。过早或者一次获取太多权限是常见的错误。然而,许多应用仍然如此——成为了用户打开应用首先看到的东西。例如,Gmail的Inbox甚至在引导页之前就开始索取权限,没有任何信息和上下文说明。


发送权限请求时,你当然希望所有用户都接受。要达成这个目的,就应当建立一套权限策略。权限策略取决于你所请求的权限类型的明确与重要程度。非常重要的权限应当预先请求,次要权限可以在情景中再请求。


何时向用户索要

确定用户是否接受请求的最关键因素,是它们何时需要用到。

简单的原则:除非需要,否则不要请求获取权限。

只有重要权限需要预先获取

对许多应用而言,获取不到数据权限会改变整个用户体验。例如,如果应用需要依赖短信服务,拒绝这项权限就导致这款应用无法使用。所幸,用户会希望消息类应用获取短信权限,所以把它前置是有意义的。


如果某个功能的运转需要获取多个权限,只请求相应权限,不要过头。

总结:确保用户清晰理解应用是做什么的(基于应用的描述或之前的熟悉经历),只预先请求用户希望应用获取的权限。

在情境中请求权限

通常情况下,如果新用户一上来就体验到一连串权限请求,你就错失了一个吸引用户的重要机会。应用要在情景中请求权限,并且告知用户这项权限能提供什么。因为只要用户被吸引,他们就更容易接受请求。


总结:在进行相关任务时请求获取权限,用户更容易接受。

如何索要权限

应用应该清晰阐明为何需要每项权限,要提供功能的名称或详细解释。记住,如果想要用户同意,就要礼貌地请求。

简单的原则:清晰无疑说明用户将会获得什么,以此换取他们的允许。

解释权限的益处

对于不太明确的权限,需要教导用户这项权限包含什么。如果你的应用有引导页,可以用它来解释应用的功能,还有为何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权限请求。


在情境中对权限做出解释,也是个很好的例子——它有助于增长用户兴趣,加深用户对于此权限的理解。向用户解释允许这项权限会带来的好处。


请求之前的教程

可以在请求之前提供一张背景图,对权限请求做出解释。Foursquare就用了一张背景图来解释为何应用需要这项特殊权限。


在真正的请求之前“预先”请求

iOS的默认请求,每个功能只能触发一次。最坏的情况就是用户拒绝了系统权限,因为在iOS中要找回那个权限非常复杂。多数情况下,最好是“预先”请求用户允许,然后在放出真实的iOS权限获取提示。

Cluster就是个预先请求的例子。Cluster的流程中包含了一个情景创建界面、一个预先请求、然后才是最终的权限请求。使用预先请求对话框,几乎彻底解决了Cluster的“不允许”问题。


在操作情景中请求权限

用户触发的对话框甚至比情景创建界面更有效,因为用户盼着请求出现,更愿意允许权限获取,他们想要使用这个功能。等到需要某个功能时再请求权限。例如当用户点按Cluster中的相机时,才会触发相机的权限。


如何处理被拒绝的权限

由于拒绝权限可能会导致某个功能无法按照预期使用,当权限被拒绝时,应当向用户做出解释。

简单的原则:当权限被拒绝时应当提供反馈。

关键权限

如果由于关键权限被拒绝,导致应用无法运行,要解释这项权限为何需要,提供一个链接打开设置界面,然用户开启它。

下面的例子是Google环聊界面,解释了应用正常运转所需的权限。


结论

显然,每个应用各不相同,但你应该思考用户何时需要获取手机各部分的数据,并且确保他们希望得到征询。用户体验设计的改善是不间断的。不要错失用户允许权限的良机!测试每种情况,验证哪种最适合你。

相关文章:

版权所有 @ 2007-2023上海海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1050025号-4